close
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本商周出版的「看見生命的男孩」?作者是葛拉漢‧喬伊絲。選這本書的理由十分單純:他是圖書館中少數較新的中文書(回到伊利諾就沒有這樣的福利啦)。但倒也沒叫人失望,讓我忍不住一口氣把他看完。

這是一本有點魔幻寫實的作品,讓我直接聯想到馬逵斯的百年孤寂。說實在,我從來沒有真的搞懂這種奇幻文學要傳達的概念是什麼,但是獨特它的文字描述以及情節鋪陳十分引人入勝(註1)。看見生命的男孩和百年孤寂都以大家庭為主軸,每個家族成員都但點「不正常」或「邊緣」的色彩:能見到鬼魂的祖母、每隔一段時間會精神病發但能遇見部分未來的的媽媽、渴望與神靈交流的阿姨、馬克斯色彩濃厚的阿姨與姨丈、專門做屍體處理及美容的姨丈、工社以及農場中的生活模式、墜機的德國空軍軍官、加上努力擺脫戰爭影響的小鎮,不論是人物或場景的設定,都帶領讀者進入一個前所未知的領域,讓我瞪大了雙眼,希望能夠窺見更多意想不到的情節。

其實人生就是這麼有趣,就算是很親很親的家人,有時候我們也搞不清楚他們每天在做什麼,更別說他們從事的是一些比較「冷僻」的工作了。除了家庭主婦和小孩子,大部分人一天花在工作上的時間遠比在家裡還長得多;工作成了生活的重心,如果夫妻不培養些共同的嗜好,每天回家又已經精疲力竭,大概沒有什麼好聊了吧~

很可惜,我所認識的朋友大多是在金融業、法律界、或者是資訊業(還有許多博士生),再不然就是單純的學生;在開同學會的時候,還能夠跟當牙醫/醫師的朋友聊聊他們的經歷、聽聽他們不同的經歷(以前很喜歡聽大體解剖的故事,又愛又怕;現在的話,可以聽到小朋與家長看牙醫的各種惡形惡狀)。越是後來的同學,同質性越高;可惜小學同學大多已經失聯,不然一定可以聽到很多有趣的故事。忽然想到,高中同學裡面也有開花店和開舞蹈教室的,真是與有榮焉呀!

每個人在社會中的角色可以十分多元,我卻一直給了自己一個狹窄的定義:學校要唸最好的、工作要做最好的、就算是休閒活動,也應該要做些有意義的事情。「最好」或許可以換來別人羨慕或讚許的眼光,但是卻不一定是自己喜歡的,更糟糕的,是不曉得自己喜歡什麼。我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(我討厭會計、不敢碰血、怕高、不喜歡政治...等等),卻無法說出自己最喜歡的是什麼。和朋友聊天,才發現自己並不孤獨;大我一歲,同樣是留美法碩士並擁有工程背景的他,也仍在摸索自己喜歡的是什麼。

大家常說要讓自己有更多選擇的空間,但是空間太大,有時反而讓人失去了方向。這個也好、那個也好,鄉愿的結果就是什麼都好,但卻又都不是對我「最好」;於是陷入一種難以抉擇的的尷尬狀態。解決方法很簡單:自我催眠。我發現只要自己一直對自己反覆灌輸一個概念幾十次(譬如說:我想做承銷),不但自己會被說服,還會認為這本來就是自己最想要的(倒果為因?創造記憶?)

但我還是懷疑,馬友友之所以喜歡大提琴、王建民之所以喜歡棒球、超級星光大道的參賽者之所以喜歡表演唱歌,是他們天生就曉得自己的喜好?還是因為表現優異受到讚揚而進一步發展自己的長處(不斷正面回饋所產生的循環作用)?他們也需要用自我催眠的方式才明白自己喜歡什麼嗎?

如果大家都是用自我催眠的方法,那我也就只有認了:是我自己太晚開始催眠自己(但果真是這樣的話,現在開始也還不遲)。如果不是;那大家應該要學著接受:並不是每個人都愛恨分明,不應該把「知道自己最喜歡什麼、將來要做什麼」視為理所當然;除非,自我選擇的只不過一連串的自我催眠。但,這樣人的自主性何在?

回歸本書,看見生命的男孩之所以好看,就是因為我們藉由十歲小男孩的眼睛,看到許多我們所不熟悉的世界:因為媽媽的精神病,他不得不輪流住在不同的阿姨家,才有機會引領我們進入各個不同的世界。

或許一般生命所欠缺的,就是這樣這樣「偷窺」的機會~(註2)



註1:除了奇幻文學,現在電視也出現許多「奇幻電視劇」,像是影集Lost、Heroes、昨天首撥的Saving Grace,都讓觀眾進入真實與虛幻交錯的空間。必備元素:超能力、時空錯亂(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傻傻分不清楚)、超自然現象或神蹟、一連串巧合、超務實(死也不信神/超自然現象)人物的心理衝突...。

推薦電影:潘神的迷宮(警告:血腥+黑暗,但值得一看)。

註2:上次和土耳其朋友聊天,發現他們的升學制度幾乎和十幾年前的台灣一模一樣,高中就分自然組、社會組,聯考定生死(不過他們是兩階段考試,過了第一試才能參加第二試),按照分數填選學校和科系。他們也覺得要一個十三、四歲的小孩子決定未來的方向是太早了點,畢竟他們對各行各業的瞭解還限於刻板印象,因此選志願時也跟我們一樣會搶填「(就業)熱門科系」;但是,要怎麼樣才能讓小孩子窺見大人的世界?

另外,為什麼兩個不論是地理距離、文化歷史差異都這麼大的國度會有這樣類似的升學體系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ngts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