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Look me in the eye --- My life with asperger's

這本書寫得很棒,情節描述栩栩,如生是一本自傳性的小說;要學習比較口語的英文也是不錯的選擇,因為作者使用的文字非常生活化。作者一直到40歲才被診斷出有Asperger's Syndrome (阿斯伯格綜合症),這種症候群是廣義自閉症的一支,狀態比較輕微。在被診斷出問題之前,他常被老師、同學視為問題兒童,因為他沒有辦法融入所謂「正常」的社交生活。雖然很聰明,對科學和音樂都十分敏感也有天分,但是人際關係不良讓他受到許多挫折,也因而變得調皮搗蛋。

對他來說,很多我們覺得「本能」的事情都很困難;好比說和別人說話時他無法看著對方的眼睛,那樣會讓他分神;小朋友跟他炫耀說:我爸給我買了台玩具火車時,他可能回答:我昨天去動物園玩(這種我們覺得牛頭不對馬嘴的對話);甚至是聽到火車翻車造成傷亡時,居然面露微笑,讓鄰居阿姨覺得他是天生的壞胚子,長大一定會做壞事。他並不像一般小朋友能夠很快的觀察別人的舉動,而學習到社會化的過程;換句話說,他比較欠缺所謂的「同理心」。

後來他慢慢長大,從觀察別人的應對漸漸調整自己的行為,然後分析自己會和會有在別人眼中不適當的反應;比如說,聽到火車翻車時,他會露出微笑的原因。他的思路是這樣的:啊,火車翻車了→好危險,有人死了→我不會也有危險吧?還好沒有→我的爸爸媽媽也很安全→我的弟弟也沒受傷→真是太好了。旁人觀察不到他內心思考的過程,只看到最後他露齒而笑的結果,就把他解讀成一個對別人漠不關心、幸災樂禍的傢伙。其實他是很冤枉的。直到現在,他仍覺得有些社會化的行為是虛偽的表現,並不符合人的本性。

幼年人際關係受挫加上家庭問題(爸爸酗酒又有時家暴),他的童年過得十分辛苦,中學就輟學了(雖然智力測驗顯示他的智商甚至比一些大學生高)。好在他從小對音樂和電子很有興趣。Asperger患者的另一個特質就是對於有興趣的東西一定會追根究底。雖然人的世界難以用邏輯或規則解釋,但是電子、物理的世界卻永遠不會背叛他。從中他獲得了許多成就與樂趣,因緣際會,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幫樂團調整電吉他的音量和特殊效果;後來又在玩具公司任職,也成了大家眼中一個成功的正常人,但很多時候他還是得用「演」的。

直到他被診斷出之前,他一直對於他和別人的不同有點耿耿於懷。Asperger症候群是天生的,他們比較欠缺社交技巧,這並不是他們的錯,也不是他們選擇這樣。但是和殘障人士不同,你不會因為一個斷了腿的人擋了你的路就催他走快一些,因為我們看到殘障人士就會多包容;但是作者從小就因為他不會與人相處而被很多人嫌棄,大家並不曉得有這樣的症候群,也就不會想到去包容他們。在大眾的觀念裡,只有像電影裡常出現的那種自己一個人悶在角落、埋頭畫圖靜悄悄不說話的小朋友才會被認為有自閉症。其實自閉症的程度有輕有重,比較輕微的自閉症患者很可能被醫師忽略。雖然作者從小就看了很多心理醫生,可是很多醫生給他的診斷就是:很懶、很壞,並沒有發現他天生的不同。

其實像作者一樣患有Asperger的人,雖然某方面不如「正常人」,但在別的領域也往往有優於常人的表現,因為他們有特佳的的專注力與創造力,對於有邏輯的東西學得快又好,最常表現出來的就是在音樂或工程方面的天才。作者覺得有這個症候群其實也滿幸運的,因為他有優於常人的創造力和設計能力,設計出的一些電路圖是一般人所不能及的,也因此後來有了好的工作,漸漸比較融入社會。

書中還有許許多多有趣的小故事,他誇張的惡作劇,他給所有東西取的綽號,他工作上的發明和創新,他與家人、太太、兒子的相處。我最喜歡的就是他描述他心裡想法的部分,很直接,也很不一樣。他是個幸運的例子,最後成功的「融入」一般社會生活。或許有很多人不像他這麼幸運,受了挫折如果沒有選擇堅持下去,很可能就會走叉了路,這樣滿可惜的。如果更多人知道這個症候群,就更能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幫助吧~

這本書好像還沒有中文翻譯。不過我查到了香港阿斯伯格綜合症的中文網站,裡面有判斷這個症狀的診斷標準,應該多多介紹給家長和中小學老師參考,或許在面對所謂「問題兒童」時,能給他們一些不同的想法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